我思Staedtler 施德樓 Part 2
副店長後來在高二時迷上了拍照,加上當時日本空山基大師的噴槍畫正流行,開始學習用原本是幫模型噴漆的幫浦和噴槍自己玩起了噴畫,於是與施德樓的針筆和文具就越離越遠。而大學考進了淡江,當然就更是一頭栽進淡水的風景中,更加的迷戀起攝影。而此時唯一和施德樓的聯繫,也只剩下對藍色鉛筆的一點堅持。
一直到了美國舊金山念研究所,由於學校附近就是舊金山藝術大學,有很多的美術用品店在附近,才又重新找到施德樓,開始使用施德樓的鉛筆和其他文具,也買了第一台的美製削鉛筆機。當時需要打工賺生活費和學費的窮留學生,其實身邊也沒什麼錢,所以特別喜歡逛跳蚤市場和Garage Sale,除了買二手衣物和快過期的乾燥食品外,也會注意老照相機和老文具,並順手搜集一些古董明信片和老賀卡,而這幾項產品-卡片,禮品,文具,就成了日後得以創立我思的根基。
1950年代的老鉛筆和老鉛筆包裝盒,非常吸睛
原本的Leica M3早就賣掉,這是目前手上的M3改,把M2 和 M3 二台相機的優點組合在一起。
當年在舊金山打工拼命存錢,才買到人生的第一台Leica。而且是很經典的M3。後來回台灣時,因為沒有錢,賣掉換購了一台486電腦好開始找工作。現在486電腦送人都沒人要,Leica M3一台還是要二三萬,何況是加了一顆35mm廣角鏡頭)
開始工作後,迷上了搜集鋼筆,為了興趣,也為了節省下買鋼筆的費用(有員購價!)還曾經有二年的時間任職於一家文具通路公司,管理過全省約十九個位在百貨公司裡的文具/鋼筆連鎖專櫃,而對鋼筆的熱度在那時候達到了頂點,甚至把所有台北的筆商帶到高雄的新光三越辦了一場為期二週,史無前例的大型鋼筆展(1996年,佔地約二百坪)但在使用鋼筆以外,最喜歡用的還是鉛筆,只是因為工作的關係,那時候幾乎是什麼品牌的鋼筆,鉛筆,文具都會拿來用。
二十多年後,為了想要提升人和人溝通的深度,於是開了目前台灣唯一的卡片店,只是卡片需要書寫,才有辦法傳情達意,那就需要書寫工具和文具。此時腦海裡只浮現一個品牌,就是施德樓。由於對品牌的信任,加上對品質的挑惕,所以Words 我思文創挑選了Staedtler 施德樓,期待大家也能透過使用後,認同我們的看法,也可以肯定Staedtler 的品質。
回到Words 我思,心愛的卡片,鋼筆,鉛筆通通可以集合在一起,和大家分享